专家说法:
北京召开第一届律媒名家研讨会关注民营经济促进法

2025年5月3日,北京召开第一届律媒名家研讨会,关注新出台的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,著名经济学家胡星斗教授、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教授、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杲占强总经理、第六届第八届全国“优秀刑事辩护律师”贾霆、中国经济时报财经中心主任王南、企业与法律网主编、中国律师100人创始人金仲兵、中国作协甘肃分会会员、上海创作中心注册作家唐士军、法讯网总编辑李堂平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《法治时代》杂志社王刚会、央广网法治频道编辑冯晓丽等莅临研讨会并发言。
与会嘉宾围绕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展开了深度对话。这场跨界研讨会不仅标志着律师与媒体人联合护航民营经济,更揭示了如何通过制度创新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。从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产权纠纷、营商环境优化的迫切需求,到"负面清单"管理模式的推广、"法律底线"的守护,研讨会呈现了一幅法治中国建设的立体画卷。
与会专家认为,律师群体作为法律实务专家,深谙企业运营中的法律风险点;而媒体人则具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舆论影响力,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形成"法律诊断+舆论监督"的复合效应。

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案例成为研讨会热议的焦点。这个被誉为"南粤翡翠"的4A级景区,二十余年来深陷产权纠纷泥潭,民营资本投入与公权力乱作为不作为之间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。多位参与案件的嘉宾剖析了该案反映出的深层次制度困境:产权界定模糊、行政权力越位及缺位、司法救济乏力。
有专家表示:"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案例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短板,也检验着‘律媒名家顾问团’这类创新机制的实效性。"
据悉,由十余名律师和财经媒体人共同发起的"律媒名家顾问团"将重点跟踪类似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样的民营企业事件。

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强调实行"负面清单"制度,成为研讨会热议的改革突破口。
专家认为:全面实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本质上是政府自我革命的体现,通过明确“不可为”的边界,实际上拓展了市场主体“可为”的空间。在民营经济法治化进程中,"文明底线"与"法律底线"的双重约束理念也引发研讨会的深度探讨。
专家指出: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,法律底线是刚性约束,体现为《民法典》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等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,而规范公权力则需要立法监督、司法监督、舆论监督,发挥“律媒联合体”的独特作用,通过专业法律分析和公共舆论形成制约合力。
北京首届律媒名家研讨会以其跨界视角和务实精神,为民营经济法治化建设贡献了多维度的智识成果。从产权明晰化的制度设计到负面清单的管理创新,从双重底线思维的价值引导到公权力规范的机制构建,从企业家思维到产业家思维的升级,研讨会勾勒出一条民营经济多重保障的发展路径。